1、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最显著特征
媒体的发展历来都是遵循着技术发展的脚步,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数字技术可以说为媒体带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从技术特性看,新媒体的信息载体是比特;从传播特性看,新媒体使用的是数字语言;从发展角度看,新媒体在本质上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
由此可以得出:新媒体首先是数字的,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诞生,因而数字化也就成了渗透在新媒体身上最显著的特征。
新媒体的数字化特征不仅表现在传输手段和接收终端的多样化上,还表现在表达形式上。新媒体在表达形式上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固定表达模式,实现以多种方式呈现信息。
不同于平面媒体(以文字、图像表达)、广播媒体(以声音表达)及电视媒体(运用影像、声音表达),新媒体几乎涵盖了这些传统媒体的所有表达方式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甚至虚拟环境俱全。
2、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
在新媒体传播中,没有绝对的权威和中心,可以说是“处处是边缘,无处是中心”,这主要归功于新媒体的交互性。交互性(interactive),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意,也被称为互动性,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就传播模式而言,传统媒体以“点对面”进行单向线性传播,而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体则采取交互式传播,既能实现“点对面”的传播,也能实现“点对点”或是“面对面”的传播。就信息形成过程而言,交互性使得信息不再依赖某一方发出,而是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新媒体的交互性不断推进传受双方交流的增强,原本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失衡关系重新得到了平衡,网络上不再有信息传播控制者,取而代之的信息传播参与者。
3、“非线性传播”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
与传统媒体延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线性传播不同,新媒体的传播是非线性的,它强调受众的自主选择与反馈。新媒体将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引入,其流程是并置的、非线性的,同时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检索技术,在特定的信源与信宿系统产生信息的聚合作用,实现比传统媒体更为定向及实时的传播,从而满足用户对媒体“开放性”的需求。
就本质而言,新媒体的非线性传播其实也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有学者甚至认为新媒体的非线性传播具有多向互动性。在双向/互动的模式下,两个或多个参与者进行彼此间的意见交换和协商,可以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其中,传者和受者的角色可以随时互换,同时传受双方对信息的反馈又能及时调整传播的行为、方式,以有效地增加双方在意义之间的一致性。此外,信息在非线性传播中的往返流动也有利于传受者共同创造和分享信息。
4、即时性和共享性打破时空界限
一般而言,传统媒体具有出版周期和播出周期,且版面、时长都有严格的规定,因而其传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比之下,新媒体在传播的即时性和共享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彻底打破时空界限,真正实现了麦克卢汉的“地球村”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由于以光纤通信线路为载体,传播速度可达30×104km/s,可以在瞬间到达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因此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信息其传播速度及更新速度也是以秒计算的。
同时,互联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及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而超链接技术又将这些互联网上信息融会贯通,在无限扩大传播空间的同时,也为网络用户提供了海量的信息。
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严格受控的限制:传播时间上的开放性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播;而传播空间上的开放性则促使了传播地域上的全球覆盖以及信息的海量储存,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坚实基础。
5、“个性化”服务实现“小众化”传播
从总体上说,传统媒体属于大众传播,通过传播实现信息的大众化覆盖。在传统媒体面前,受众面对传播内容大致相同,尽管可以选择看哪份报纸、哪个频道,但对信息几乎没有选择权。即使现在的传统媒体纷纷开辟分众市场,但就其本质而言,仍旧是在分众市场中的大众传播。
相比之下,新媒体就能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通常,新媒体的“个性化”显现在其细节设计中。当前,包括SNS网站、博客、微博在内的社交网络媒体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主页装饰、页面排版、好友管理到图片视频的分享等,人们可以以任何形式发布、转载、评论各种内容和信息。
当然,这只是个性化的一个方面,它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新媒体改变了以往受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必须同步的特点,实现了传播与接收的异步性,人们可以在任意时间接收信息,对于有兴趣的信息甚至可以通过收藏、下载等方式反复浏览。
6、多媒体传播推动媒介融合
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新媒体传播对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不断丰富着信息的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也反过来不断推动着媒介融合的进程。而新媒体则是媒介融合的一个有效平台并且成为媒介叙事形式融合的有力表现。
不同于传统媒体相对单一的表达形式新媒体通常兼容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信息,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表述信息、保存信息、发送信息。
由于融合了传统媒体的各种表达方式,新媒体将传统媒体在叙事形式上的优势集于一身;而反之,借助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传统媒体亦可以逐渐蜕变为新媒体。譬如:传统的电视是通过模拟信号播节目,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模拟电视逐步被数字电视取代,进而逐步转变为数字互动电视。
1、六度空间理论( Separation)
六度空间理论也叫六度分割理论,是指在这个社会里,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彼此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我们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无论人们生活在地球上的哪个角落,两个人之间的联系只有“六度分割”。
时下流行的社交网站就是建立在“六度分割”基础之上的。社交网站假设“朋友的朋友是朋友”,帮助用户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进而运营自己的朋友圈。
2、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
长尾理论是伴随的Web2.0所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于2004年10月提出。长尾理论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且商品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能进行生产时,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简单来讲,长尾理论就是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在长尾理论的应用中, Google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其成长历程就是把广告商和出版商的“长尾”商业化的过程。以 Google AdSense为例,它面向的客户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网站和个人。对于普通的媒体和广告商而言,这类群体的价值微小,根本不值一提,但是 Google通过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广告服务,将这些数量众多的群体汇集起来,形成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润。
3、去中心化理论
“去中心化”是Web2.0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由高度集中控制向分布集中控制转变,而百花开放、百家争鸣则是“去中心化”的表现。在Web2.0的环境之下,以分散存储、网格等分布式存储模式逐渐代替了服务器/客户机原来的“集中存储一指向访问”模式,当前有很多P2P(Peer-to-Peer-peer,点对点)软件开始采用这种模式。
以电视台为例,刚开始只有中央电视台一家传递信息,这就是一个中心,好比Web1.0;然后各个地方台不断兴起,逐渐聚集了一定范围内的人气,这就形成了多个中心,原有的中心弱化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Web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