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装笔挺到黑手制造
在那大学生稀缺的年代,同学多半在响叮当的公司担任中高阶经理人。同届的风云人物还有前台塑越南河静钢厂董事长林信义、前中华汽车总经理苏庆阳等人。林志远却选择放下外商公司副总经理的头衔,和同学合伙创业,勇敢挑战相对独门的领域。「出门从轿车到机车,出差是五星旅馆变汽车旅馆,过去外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变成只有铁皮屋的厂房,」成大机械工程系副系主任黄圣杰提起这位杰出校友,从西装笔挺到黑手制造的创业路。
一九七九年,在台中北屯租了个小场地,雨太大淹水就会淹到膝盖的铁皮屋,连员工才三、四个人。「一个人要当好几个用,自己要兼工程师设计画图,也要兼国贸人员写信发电报,」林志远卷起袖子就风风火火地做了起来。
作为台湾第一家圆锯机厂,和和机械将第一个产品推出去参展,就收到来自各方热烈的回响。「大家没有看过这么容易把管子切断、切得这么漂亮的工具,」林志远说。当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德国和日本。在后头追赶的和和机械,如果选择代工、OEM(委托代工)是最简单的路。但林志远却从第一台机器开始,就坚持以品牌名「SOCO」做百分之百的自有品牌,连贴牌生产都不愿意接。
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机械设备,为什么对于品牌要如此坚持?
「品牌」等于「质量」
林志远认为,「我一定要有品牌,让客户认识这个品牌代表的质量,如果随便贴上别人的牌子,品牌的价值不会跑出来。」
打欧美市场,就与当地合作的公司采双挂名的方式,共同经营联合品牌。在英、美分别与管类成型厂商Langbow和Haven合作,借力使力,让和和机械成功渗透欧美。顾客切了管子,需要弯曲,那就从圆锯机,做到弯管机,和和机械绕着顾客的需求跑。销售策略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丰田、现代等汽车大厂的供货商,都是和和机械的客户,大客户虽然具有指标性,但是单一客户占总体营收,比率都不超过五%。地理区域来说,最主力的中国,营收份额也维持在四分之一以下。研发经费占营业额的一成,几乎是台湾一般企业的两倍,是和和机械维系第一的凭借。
服务员也有甲、乙、丙三级
就像许多传统产业面临「找不到人」的困境,机械相关背景的年轻人,纷纷往科学园区、往电子业跑,和和机械决定靠自己培训。「从现场作业员、组装,到研发工程师,统统都要经过公司的培训、考试,通过内部的认证才能够上生产线,」林志远解释,「我们让一个不够资格的员工上线工作,不是很对不起客户吗?」
内部的认证制度,盘点了人才库,也激发B咖人才,挑战A咖的工作。机器设备厂不单纯只是生产制造,「服务」也是关键。
除了产品问题的排除,还要协助客户针对如何操作设备进行教育训练,包括如何编写程序、画设计图。跟技术人员一样,和和机械的服务人员也有甲、乙、丙的三级认证,需要通过乙级以上的考核,才具备海外销售服务的资格。
「够资格的人才能做」被强调放大,因为林志远认为这样「比较踏实」。在各个层面扎实耕耘,让和和机械逐渐追上竞争者。
质量好、服务迅速,价格却只要对手的七成。在成立二十五年后,和和机械甩开日本,在圆锯机及弯管机的领域拿下亚洲两成市占,登上龙头。亚洲第一还不够,要继续向上,林志远想办法将所有的员工都纳入智库,「把整个公司的人都当作研发,每一个人都可以动脑筋。」他在公司电梯门口挂着信箱,员工有任何提案、任何新想法,都可以丢进去。
什么都能提案,什么都不奇怪。
扫地没扫好,该怎么扫比较好,也可以提案。一个提案,奖励五十元的便当,如果案子被采纳,还另外有奖金。从这个制度收割的创新点子很多。例如,由金属片紧密排列的散热片,传统做法是像切蛋糕一样,一刀一刀慢慢切;服务人员见到客户的做法后,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自己设计出把许多刀片放在一起,像是切苹果器一样,做出一次就完成切割的机器?这个想法,不仅获得落实,甚至进一步申请到专利。十年下来,累积了两千多件提案,平均每个工作天,都有新点子冒出来。从管理提案到技术改良,包罗万象。
整个公司的人都是研发
大家愿意提想法,是因为公司的目标透明、明确。公司一年开两次大会,营业额多少不是秘密,奖金福利也不是黑箱。年初的大会设定今年目标,明白揭示如果达到目标,年终奖金会是多少。年中的时候再开一次,检视半年来目标达成度到了几成;如果追加目标,那么奖金还会再增加多少。清清楚楚地告诉全体员工,公司要往哪边努力。
与和和机械有技转合作的工研院南分院积层制造与雷射应用中心主任洪基彬观察,林志远本身的特质,带动了公司不同于一般传产公司的企业文化。印象中冷硬的厂区,有条不紊、整洁有序,墙上还挂着画,有些是林太太画的,有些则是他自己画的。
这是我的爸妈,一看就晓得是农夫嘛,」林志远介绍着自己座位旁的画作,出生于高雄农家的他,讲起话来不脱农家子弟的朴实,没有花俏绚丽的管理,就从人与人的关系和需求出发。
除了员工餐厅,还有一大间和室,让员工午休时可以去睡午觉。热爱登山、亲近大自然的林志远,把办公室内的会议室都以台湾高山命名,办公区的墙面是冷杉、铁杉的图样。工作时也像是在雪山、奇莱、阿里山里头腰绕盘旋。
「不创业,社会会萎缩,」三十二岁就创业的林志远鼓励年轻人,「创业才能激发很多东西,创意都是很辛苦的时候才会蹦出来。」
从高材生到黑手工程师,从铁皮屋到台中精密机械园区挑高、明朗的厂办,不从众,林志远闯出不一样的路,台湾也因此多了一家隐形冠军。